文明实践网讯(通讯员:君亚妮) 9月22日,2025“岐黄论道”第三届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岐伯故里—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举行。本次大会以“弘扬岐黄文化・推动产业发展”为主题,由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蔡家坡经开区城建集团和陕西岐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医祖文化分会、香港商会陕西分会、岐山县岐伯中医药文化产业协会、岐山县岐黄文化研究院、宝鸡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协办,对接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传承岐伯先贤济世救人的精神内核,凝聚各界智慧共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宝鸡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陈瑛指出,岐山,是中医药文化的根脉所系,更是医祖岐伯精神的孕育之地。作为黄帝的 “天师”,岐伯在这片土地上与黄帝论医问道,其智慧结晶奠定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石,开创的 “岐黄之术”成为中医药学传承千年的源头活水。从“治未病” 的预防理念到阴阳五行的辨证思维,从经络学说的系统构建到本草性味的精准辨识,岐伯的医学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在慢性病调理、亚健康干预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充分印证了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永恒魅力。
陈瑛介绍,近年来,中医药已成为宝鸡市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宝鸡自2017年全面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 年)》以来,全市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将中医药深度融入健康宝鸡建设核心体系,通过挖掘岐伯
历史名医文化 IP,逐步完善“种植—加工—研发—应用”的产业闭环。如今,岐伯和园·中医药数字产业园、道地药材已成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市正加速推进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致力于打造中西医结合高地与健康旅游目的地。
中共岐山县委副书记、蔡家坡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建军指出,蔡家坡经开区作为宝鸡大城市副中心与西部汽车产业重镇,依托“一带一路”核心枢纽优势,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与物流体系。在中医药领域,经开区已构建起良好的产业基础,具备区位优越、平台广阔、产业协同、潜力巨大的发展优势,是中医药企业投资兴业的理想之选。经开区将以最大诚意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诚邀各界英才共绘中医药产业发展蓝图。
大会学术交流环节,陕西省中医药科技研究会监事、讲师团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礼教授以《天医节・岐伯》为题,结合《帝王世纪》等古籍记载,生动解读了岐伯与黄帝论医著书的历史渊源,深入阐释了“天医节” 祭祀岐伯、祈福健康的文化内涵,并揭示了《黄帝内经》中“7、8”生长周期、“100”预期寿命、“治未病”预防思想三大生命养护密码。陕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黄帝内经》研究权威专家张登本教授,在《< 黄帝内经 > 历史文化》报告中,以十月太阳历为解码钥匙,系统梳理了《黄帝内经》的学术脉络,结合脏腑理论与现代医学实践,阐释了经典著作的永恒价值。陕西省政府参事、省卫生厅原厅长刘少明教授的《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医药产业》报告,结合全国中医药发展新形势,分析了宝鸡中医药产业的优势与机遇,提出了“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产业筑基、开放共赢” 的发展路径。
陕西岐伯文化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贾方明介绍,“岐伯故里・中医药数字产业园”作为宝鸡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标杆载体,四年间已构建起“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健康服务”的发展生态。产业园通过推动中医药资源数字化、诊疗服务智能化,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目前已吸引多家中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入驻,在经典名方转化、数字藏品开发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传承岐伯文化、赋能健康产业的重要平台。
此外,8个重点合作项目在大会上成功签约,涵盖谢村岐伯黄酒研发、中医药理疗研学基地建设、金融支持中医药产业专项计划、岐伯 AI 影视拍摄基地、一诺同城健康服务体系、药食同源数字平台、医疗康养+旅游综合体等多个领域。
22日上午,来自社会各界代表等200余人在岐伯和园医祖祠参加了乙巳(2025)“天医节”公祭医祖岐伯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