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微博
微信
首页
时政要闻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村镇
图片信息
志愿服务
教育实践
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
科技创新
文明法治
实践活动
拥军爱警
地方实践
健康生活
学习理论
文明好人
视频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时政要闻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村镇
图片信息
志愿服务
教育实践
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
科技创新
文明法治
实践活动
拥军爱警
地方实践
健康生活
学习理论
文明好人
视频中心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好人
“字”在广西丨解锁岭南罕见字的密码
又是春来“三月三”,广西热闹的歌圩准备好了,等一等,这个“圩”字该怎么念?“字”从来到广西,就发现这方土地上的文字,如同镌刻着文化密码的钥匙,南宁市为什么简称为“邕”?菜单里常见的酸嘢是什么美味?还有“岜”“岽”“榃”“欎”这些字到底什么含...
详细阅读
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不断 见证中华文明“璀璨星辰”
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4年,内蒙古新发现3件红山文化玉龙,年度出土玉龙数量为近年之最,其中有一件是红山文化考古出土的体量最大玉龙,为红山文化研究再添新证。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C”形玉龙,因体...
详细阅读
欢迎回家!41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从美国回归中国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包括铜摇钱树和陶座、素面陶鬲、素面带盖铜钫、陶说唱俑等,种类涵盖陶器、玉器、青铜器、佛造像、画像砖及藏传佛教文物等。经专家进行初步图片鉴定和法律研判...
详细阅读
甘肃和政羊、福建政和八闽鸟——带您欣赏古生物化石“世界之最”
作为跨越数千里的地名“孪生”县城,甘肃省和政县与福建省政和县不仅名称相似,两地还都出土过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界专家介绍,福建政和与甘肃和政的化石群分别代表了“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和“新生代哺乳动物辐射”两大关键时期,两地的古生物化石发现...
详细阅读
中国科学家发现政和八闽鸟化石,鸟类起源时间提早两千万年
生命演化历史中最震撼的一幕被认为是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其中涉及了大量骨骼、肌肉、表皮衍生物和其他生物学结构的改变。地球上的第一只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换句话说,鸟类起源于何时?2月13日,中国科学家公布目前全球最早、也是最古老的鸟类——“政和八...
详细阅读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
详细阅读
实锤!这里的先民8000多年前就在种水稻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2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说明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考古人员的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提早了近2000年——此前,在同样位于澧县的城头山...
详细阅读
莲年有馀!杨柳青里的津味文化
小年将至,年味渐浓。津门户外寒风料峭,千年古镇杨柳青的一间画坊里,杨柳青年画霍氏第七代传承人霍树林正专注凝神地在为年画《莲年有馀》上色。墨色晕染间,一个喜气洋洋的胖娃娃跃然纸上,一眸一笑中饱蘸着对新春的美好祝愿。《莲年有馀》是杨柳青年画中最...
详细阅读
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成果已...
详细阅读
铁路上海南站进入“高铁时代”
1月5日,上海南站首趟高铁G1305次列车发车。当日,随着铁路上海南站首趟高铁列车G1305次列车发出,上海南站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同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上海南站计划开行列车118.5对,高铁占比达60%。 1月5日,上海南站首趟高铁G1...
详细阅读
系列新发现!“考古中国”揭开夏商文明更多秘密
夏商时期的中华大地,久远而神秘。从二里头到殷墟再到三星堆,文明的火光在时空中留下历历光彩。聚焦夏商文明重要考古发现,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本年度最后一次“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进一步揭示了夏商时期的诸多谜团。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
详细阅读
传承文化之美!看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
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23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上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授牌,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颁发奖章、证书。满怀对非遗事业的...
详细阅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文章
王喜——以老物件守护石油记忆的传承者
广西南宁新发现一批洞穴遗址、大石铲遗址等 采集各类遗物400余件
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恐龙大展”揭秘中国恐龙生存演化故事
2024年中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000多年前的“新衣”长这样!马王堆文物研究成果上新
致敬守护!5位文保领域代表谈文明传承
热门文章
巾帼公益大使—— 陈漫
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平凡退伍老兵的理想与追求
赣州暑期防溺水巡河
岛内各界强烈谴责蔡英文为谋私利祸害台湾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7月7日起报名
陕西数字教育大会召开
劳模进校园 普法护成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