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温与降雨天气交替出现,给江苏省内高速公路路面安全带来多重挑战。面对复杂路况考验,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连徐支队第三大队与辖区养管部门迅速响应、高效联动,接连处置两处路面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为迎接“十四五”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以下简称“国评”)夯实基础。
9月7日上午,第三大队执法人员按计划对G3京台高速开展日常巡查。当巡查至徐州西互通匝道段时,执法人员敏锐发现路面出现一处明显沥青拥包。经现场测量,该拥包高度约8厘米,覆盖面积近2平方米。“此类路面拥包若不及时处理,车辆通行时极易出现颠簸、打滑,尤其在雨天或夜间,会大幅增加交通事故风险。”执法人员当即说道,并第一时间启动部门联动应急机制,同步联系徐丰养护管理中心,通报隐患位置与具体情况。
接到通知后,徐丰养护管理中心迅速调配应急养护队伍,携带铣刨机、路面清扫机等专业设备赶赴现场。抵达现场后,执法人员与养护人员迅速明确分工:执法人员在隐患区域周边设置标准化施工警示区,摆放反光锥、警示灯等设备,引导过往车辆减速避让;养护人员则操作铣刨机对路面拥包区域进行精准铣刨,清除突出的沥青面层,随后清扫路面废料,确保修复后的路面平整度完全符合“国评”养护管理规范要求。
这并非双方近期的首次协同作战。此前,第三大队与徐州养护管理中心在联合巡查G30连霍高速三堡大桥中段时,曾发现一处桥面坑槽。经专业评估,该坑槽不仅存在表层沥青破损问题,更涉及桥面基层松散、结构承载力下降等深层病害。“若仅做表层修补,病害极易反复,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养护技术人员介绍。为此,第三大队督促徐州养护管理中心制定专项修复方案,采取“全面开挖、结构性重建”的方式,对坑槽区域进行深度处理,根治病害,确保桥面通行安全与耐久性。
当前,“国评”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高温、雨水等恶劣天气仍将持续对公路路面造成影响。第三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队将与辖区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联动机制,加密联合巡查频次,重点聚焦互通匝道、桥梁隧道、长下坡等易发病害路段,建立“隐患发现—即时通报—快速处置—闭环销号”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整改”,全力维护高速公路通行安全与路况水平,向公众交出一份满意的交通保障答卷。 (王德永、陈卿、谢洋洋、赵禹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