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以雷锋为榜样,志愿服务社会,主动参军,上过战场、挖过战壕……以正团职身份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依然“想为民所想,急为民所急”;特别是,他光荣退休后,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好事做了一箩筐”。 近期,笔者抱着崇敬的心情,通过其领导、本人、同事以及相关社会人士,对他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追踪:
“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能为群众多做点事,为社会多作点贡献,活着才更有意义!”在南通市交通运输系统离退休老干部中,大家都熟知这是市铁路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退休干部杨兴贵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一直用自己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入党时的誓言。一路走来,他先后获得南通市交通运输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南通市钟秀街道优秀邻里达人、南通市校外教育辅导先进个人和南通市“四强”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等荣誉。
从小偶像是雷锋
杨兴贵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打懂事起,他就十分崇拜自己的偶像——雷锋。加之父母一惯以中华文化、传统美德进行长期熏陶,所以他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十里八乡,人人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1976年12月,一直充满爱国情怀、报国之心的杨兴贵主动报名参军,并且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到了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后,杨兴贵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军事训练、政治学习还是做好人好事,他都像一只充满活力与斗志的领头羊,总是冲在最前头,年年受到部队的表彰、奖励。
1979年初,中越两国在中越边境地区爆发激烈冲突。中国边疆和平、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杨兴贵和战友们纷纷请求到前线去保家卫国。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军进行正义的自卫还击作战。部队需要连夜构筑宽1.2米,深1.5米的掩体。时任某部炮团一营班长的杨兴贵,不畏艰难困苦,在伸手不见五指、仅凭手电筒照明的情况下挖战壕、筑工事。由于阵地全是石头,锹镐砸下去火星四溅,震得双手发麻……一夜下来,人高马大的他,一人竟然干出了几个人的活儿,双手血肉模糊。营长亲自数了数,发现杨兴贵手上竟然有48个“残不忍睹”的血泡,遂当场宣布给予营嘉奖一次。
在前线,敌我双方靠得很近,有时纵横交错,特别是黑夜,弄不好就会混在一起。4月10日,连队接到通知到团指挥所营地观看电影《英雄儿女》。明明天气好好的,可杨兴贵却建议连长通知全体指战员带上雨衣。连队进入指定位置后,杨兴贵随即带领值勤人员挨个检查官兵携带雨衣情况。此时,他猛然发现有4个未带雨衣的人,遂迅速将其擒获。经突审,他们终于承认自己是越南特工,混入我军队伍是企图在电影开始后进行刺杀行动,制造恐慌和混乱。怎奈一过来就暴露了马脚,成为了俘虏……经过两个月又二十七天的艰苦作战,最终我军成功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有效地保护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战火的锤炼与涅槃,杨兴贵变得更为成熟、稳健,工作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积极性与日俱增。他在部队25年的摸爬滚打之下,36岁就当上了团政治委员,并获得“学雷锋标兵”等许多荣誉。
退役不忘好传统
部队有句老话叫“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杨兴贵先后担任解放军某部团政委、南通市港闸区委常委兼人武部政委和如东县委常委兼人武部政委。2001年11月,他服从组织安排,愉快地转业到地方,担任南通市港闸区委委常、宣传部长。2006年6月,他被调任南通市铁路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虽然,他离开了部队,但多年养成的习惯和部队的光荣传统,丝毫没有丢。而且,更多地接触到社会,他的劲头更足,标准更高。
拆迁工作曾被社会上称为“天下第一难”。而铁路建设拆迁则有“点多线长”等特点,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杨兴贵就是有股不服输的精神。他坚信,只要行得端、坐得正、想得细、方法活、抓得实,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2008年8月,海安有户“钉子户”,房屋距离铁路线只有15米左右,明明在拆迁范围内(30米)可他家却坚持不让拆,各级政府、部门的人员做了无数工作都没有达成协议。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巴不得离得远远的。可杨主任听到这一情况后,却主动往自己身上揽。他亲自跑到这家了解情况,发现这家“当家的”竟是个残疾人。经过几天设身处地、推心置腹地交流和沟通,终于让这位“当家的”松了口。最终,杨兴贵不仅为他们家争取到了5万元补贴,还专门为他们家设置了铁路段隔音防尘屏障。老人风人便夸:“杨主任就是位一心为民的焦裕禄!”。
余热染得夕阳红
由于杨兴贵长期在部队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功底和舆论宣传工作方面的经验,所以他2018年6月退休后,经常被各级机关、单位、学校和社区等请去宣讲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消防理论和安全知识等。他先后被崇川区委党校聘为兼职教师,被南通市退役事务管理局聘为退伍军人巡回宣讲团成员,被崇川区钟秀街道百花社区聘为红色初心老兵宣讲团成员,并担任交通“银耀通途”志愿服务队队长和老兵宣讲团团长。他还积极为钟秀街道60名少先队员代表讲授“红船精神”;还积极牵头与曙光小学开展“共建共育”活动。每到一处,他都能够通过大家都喜闻乐听的“群众语言”,解说“国家大事”。所以,他上课的到座率特别高,课堂氛围也格外热烈。特别是,他善于跟听众互动,常常把深奥的政治理论讲得浅显易懂,让大家在心领神会中吃透精神,哈哈大笑。所以,他被群众冠以“法律专家”“理论达人”“编外律师”等称号。
那年的9月10日,正是教师节。曙光小学决定请“杨老师”讲一堂别开生面的社会课。他利用自己掌握不少战争故事等资源,在曙光小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他绘声绘色讲解1.5小时,场内500名学生无一发出声响。他讲话间隙,同学们常常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此后,他连续3次受邀对该校学生进行红色教育。不同凡响的课堂效果,吸引通师二附、实验小学等学校也纷纷邀请“杨老师”讲课。他总是有请必到位,有讲必精彩。许多学生听了“杨老师”的课后,写出了有一定深度的感悟。有位小朋友在感悟中写道“我长大后,也要像杨爷爷一样,勇敢顽强,热心助人,做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如今,杨兴贵担任南通市交通运输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交通运输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务,始终发挥着志愿服务 “领头雁”作用。2024年7月5日,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到杨兴贵同志所在交通退休二支部开展“四不两直”调研,领导们对他的二支部活动表示了充分肯定和认可。(包宏龙)
上一篇:高地联动织密治超网 闭环查处“百吨王” ——连徐支队第二大队与地方治超大队协同治理违法超限运输首战告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