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海安大队流动治超中队队长孙海晋带领队员,按照既定执法计划执行日常巡逻任务。行至328国道某车流密集路段时,他突然发现前方路边有异常——一名男子身体扭曲俯卧在路边,骑行的电动车和随身的背包、水杯等物品散落车道。
彼时正值午后出行高峰,328国道上汽车、电动车穿梭不停,不少路过的行人和司机虽放慢速度观察,却始终没人敢贸然上前。“怕扶了被讹”“不清楚对方情况,万一做错急救动作”的顾虑,让现场陷入“观望犹豫”的僵局。
见此情景,孙海晋没有丝毫迟疑。他第一时间指挥队员将执法车安全停靠在应急车道,取出车内锥形桶,在来车方向摆放,为倒地男子筑起安全警示防线。随后,他快步上前蹲下身,轻声呼喊男子确认意识状态,发现对方虽能睁眼却言语模糊,无法清晰回应。
孙海晋随即小心托住其背部和腿部,缓慢将人扶起并移至路边安全区域;又从执法车上取出湿巾,细致擦拭男子脸上、身上的泥土,同时帮他整理好散落的物品。
在耐心沟通中,他发现男子不仅说不出自己的姓名,连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也无法准确回忆,只能反复念叨“不舒服”。“是不是被撞了?哪儿不舒服?是不是要叫120?”耐心的询问下男子都摇头示意。“那您别着急,我们想办法联系您的家人。”孙海晋一边轻声安抚男子情绪,一边仔细检查其随身背包,最终在夹层中找到一张写有家属电话的便签。拨通电话后,他详细告知对方事发位置、男子当前状态,让家属安心赶来。
等待家属的20多分钟里,孙海晋始终守在男子身边,不停询问男子感受,同时留意周边交通状况,疏导靠近的车辆,避免因人员停留引发事故。下午3时许,男子家属匆匆赶到,紧紧握住孙海晋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您了!要是没人敢扶,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协助家属将男子安全送上车后,孙海晋才带领队员重新返回巡逻路线。这场发生在国道旁的救助,不仅让遇困男子得到及时帮助,更以“主动伸手”的担当,打破了“扶不扶”的社会顾虑——当执法者用行动证明“善意无需犹豫”,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便有了更坚实的支撑,而“执法为民”的初心,也在这一扶、一守、一护中,化作了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图文:宋晓荣 孟妍)
下一篇:没有了!